司法公開是滿足民眾知情權的必需,又是保障公民監(jiān)督權的前提;能否在現有相關規(guī)定的基礎上,繼續(xù)完善司法公開制度建設,推動相關立法。
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法院新聞宣傳工作會議上,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對各級法院提出要求:法院應客觀及時全面地公開工作信息,切實提高司法工作透明度,自覺接受社會輿論監(jiān)督。
“媒體的多樣性和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”的確給司法與傳媒帶來新挑戰(zhàn)。但不管媒體格局如何變化,司法對于公正的追求都應始終如一,這也是司法公開的前提和基礎。
作為一項日常工作的司法公開,早已擁有了多層次、體系化的法律依據。比如憲法第125條規(guī)定:人民法院審理案件,除法律規(guī)定的特殊情況外,一律公開進行。在憲法的原則性規(guī)定之下,法律的細化規(guī)定相當多。至于最高人民法院自行頒布的規(guī)范性文件就更具體和詳盡。如200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下發(fā)的《關于加強人民法院審判公開工作的若干意見》。尤其是2009年12月,最高人民法院印發(fā)了《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(guī)定》,力推從立案、庭審、執(zhí)行到聽證、文書、審務的全面公開。
但也要看到,對于一些法院來說,司法公開仍被認為是一種“權力”,而非公民的“權利”。由于法律責任的不完備,司法公開就成了“我想公開就公開,我想公開多少就公開多少”。加之紙上的規(guī)定,在現實執(zhí)行時常有走樣,公眾的知情權得不到實質尊重。比如在一些社會關切的訴訟中,本應公開的庭審,有的故意安排在小法庭進行,有的法外設置諸多旁聽的限制性條件。這些潛滋暗長的“應對辦法”,值得警惕,也急需化解。
另外,司法公開的新問題還在于,雖然有些地方法院,在新媒體平臺上四面開花,積極主動嘗試著司法公開的新途徑。但在現有的法院微博、法院博客和法院微信中,又普遍存在著“形式大于內容”的頑疾;此外,司法表達與社會表達在有些時間,還會產生偏差,這同樣需要法院在踐行司法公開時,積極主動地進行解讀,并與受眾進行互動,以期司法公開的有效性能夠得到強化。
司法公開絕不是司法機關的權力,而是滿足民眾知情權的必需,又是保障公民監(jiān)督權的前提。媒體與司法并非天生的敵人,不越界的輿論監(jiān)督對于促進司法公正具有重要作用,從此意義上說,媒體更是司法的朋友。
近年來,社會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關注度頗高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出臺,大大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的進程。而司法公開同樣重要,解決舊問題,應對新問題,都需要在現有司法公開相關法規(guī)的基礎上,繼續(xù)完善司法公開制度建設,推動相關立法,讓司法公開更有約束力、法律責任更為明確。如此,才能防范選擇性公開,更好地遏制司法腐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