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言警句在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中的作用如同錦上添花,但很多考生對名言佳句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半知半解的程度上,如此即便在文章寫作時引用了,往往要么是隔靴搔癢,或者根本與論述的方向無關。對此,河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特為考生點撥一些名言警句的運用方法,希望各位考生能夠用心體會,為作文加分。
一、民本思想、改善民生方面
1、原句:行大道,民為本,利天下
本身含義:行大道指大道實行的時代,天下是民眾公有的。選擇賢者和能人,講究信用,和睦相處。民為本指民眾只可親近,不可以看輕。民眾是國家的根本,根本穩(wěn)固國家才會安寧,表達了濃厚的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。利天下指天為什么偉大,就是因為天一開始就能將美好的利益帶給天下,而天又不說出來究竟是誰和什么事物得到了他的利益。
背景出處: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,有記者請他談一談“從政生涯一路走來,從最基層到最高層您個人的情懷”的問題時,李克強回答說:“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講述個人的經(jīng)歷,我想說的是,在我個人的經(jīng)歷,在讀書、做事、文化熏陶當中,悟出一個道理,就是行大道、民為本、利天下。這九個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話,是我的心得。”
引申含義:李克強講的“行大道”,意思應該是實行理想的社會制度,或者是說用理想的治國之道治理國家;“民為本”應該有兩個意思,一是執(zhí)政要以民眾為根本,一是要正確評價自己,謹慎執(zhí)政;“利天下”應該也有兩個意思,執(zhí)政就要把最大的好處帶給天下,而自己并不想圖什么名和利。
引用指導:社會民生方面
示范段落:
“行大道,民為本,利天下?!蔽覀冃鑸孕牛鋈艘?、辦事要公,才能利國利民。而這也真正是黨和政府以民為本、勇于擔當?shù)睦砟詈颓閼选?/p>
2、原句: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
本身含義:去掉老百姓的禍患,如同除去自己的心病。
引申含義:意在強調(diào)能否站在民意的立場上,急民之所急,想民之所想,設身處地“去民之患”,實際上是判斷官員是否稱職的標準;同時也體現(xiàn)了民本思想。
典故出處:出自蘇轍的《上神宗皇帝書》中闡述興利除弊的問題時提出的。
背景出處:2006年11月23日之24日,第十二次全國民政會議在北京召開,溫家寶總理在會前會見了與會代表并發(fā)表講話時用到了這句話。
引用指導:民生問題、以民為本、民本思想等。
示范段落:做好民政工作,最重要的是要對群眾有深厚的愛,有真摯的感情,了解民情、反映民意、改善民生?!叭ッ裰迹绯剐闹?。”人民群眾的事情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,再小也是大事。要想“去民之患”,就要“知民之患”。要想“知民之患”,就要“沉”下去,“用心了解社情民意”,解民意,聽民聲,嘗民苦,察民心?!叭ッ裰迹绯剐闹病笔且幻骁R子,是一種的情懷,是一種責任。不在于說得怎樣,而在于做得怎樣。所以黨員干部要“想群眾之想,急群眾之急,深懷愛民之心,恪守為民之責,善謀利民之策”,“把群眾的事情看得比泰山還重”,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,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,堅持不懈為群眾做好事,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。
二、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實踐方面
1、原句: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
本身含義: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,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。
典故出處:陸游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
引申含義:紙上得來的東西感受總不是很深刻。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,往往來自與生活實踐中自身的真實體驗,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碰過壁,吃過苦頭,走過彎路,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引用指導:通過社會實踐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,為己所用,還要通過社會實踐去鞏固、深化已學的知識,也表明了我們對于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路線的重視。
示范段落:很多的時候我們工作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現(xiàn)象,自己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需要,導致工作不能得到良好開展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工作中只是理論,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故而,想要解決問題,不僅要加強職工的理論培訓,還要給予職工一定的實踐機會,使其在學習中工作,工作中學習,盡早適應崗位的需求。
2、原句:天下之治亂,不在一姓之興亡,而在萬民之憂樂
本身含義:天下是太平還是混亂,不取決于一朝一代的興盛衰亡,而取決于百姓的憂愁喜樂。
典故出處:黃宗羲《原臣》
引申含義:群眾是社會的基礎,群眾路線極為重要。
引用指導:執(zhí)政者萬萬不可忽略民眾的聲音,應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。
示范段落:“天下之治亂,不在一姓之興亡,而在萬民之憂樂?!秉S宗羲此話看似簡單直接,但其中之道理卻深值仔細思量。群眾是我們工作直接面對的對象,也是支撐我們工作的基礎,因而民眾的聲音,是我們?nèi)f不可忽視的。它直接反映了當前社會冷暖,是我們開展工作最明確的指向。如果我們將其忽略了,就不免掉入官僚主義的陷坑中去。
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5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。